![]() |
【許瑞祥教授簡介】
台灣大學農業化學研究所博士,現任台灣大學生命科學院微生物與生化學研究所教授,從事食、藥用菌與絕對厭氧性真菌的分子鑑定、基因選殖、育種、栽培與利用開發。 其所主持之應用真菌研究室,為國內進行藥用真菌資源開發的尖端科研單位。擁有完整的產業用菌株種源庫,與專利的分子生物菌種鑑定技術。推動對靈芝、冬蟲夏草、巴西洋菇 、牛樟菇等食、藥用菇正確的科普教育。 |
關於靈芝的功效,人們愈來愈熟悉,也愈來愈能接受,然而對於靈芝的真實面貌,卻不見得清楚。正因為如此,使得市面上有許多保健食品喜歡搭靈芝的便車,以贏得消費者的信賴。對商人來說,產品的真相愈不清楚愈有利基;對使用者來說,產品的真相愈模糊,就愈無法衡量食用的價值,因為你不知道你所吃的東西,是不是就是古書上所指,已有二千多年服用經驗,歷經科學家三十多年研究肯定的靈芝。吃靈芝的你,有必要了解,到底什麼是靈芝?什麼不是靈芝?科學上對靈芝又是怎麼定義的?讓我們一起從以下的圖片與解說,探索靈芝的真實面貌。
科學定義
靈芝有上百種。古代典籍常將靈芝分為青、赤、黃、白、黑、紫等六類,其是以外觀形態和顏色特徵為主、性味與功效為輔,作為分類的依據,然而這樣的分類方式並不明確,很容易造成科學研究時原料採用的混淆。
在東方科學家的共同努力下,科學界已明確定義出「何謂靈芝?」並且建立了靈芝的分類依據。在現今科學家最常採用Alexopolous(1996年)的分類系統裡,靈芝應屬於:
真菌界 Myceteae |
真菌是一群不同於植物和動物、具有細胞結構(細胞核+細胞壁+細胞質)的生物,其共同特徵包括:1. 它不能像植物一般,靠光合作用自行製造養分,而必須分解動物殘體或腐朽植物作為生長來源。2. 經常形成菌絲體。3. 以孢子進行繁殖。 | |
無鞭毛菌門 Amastigomycota |
指孢子不會游動的真菌 | |
擔子菌綱 Basidiomycetes |
![]() |
|
無蕈菌目 Aphyllophorales |
![]() |
![]() |
多孔菌科 Polyporaceae |
![]() |
|
靈芝屬 Ganoderma |
![]() |
![]() |
外觀與結構 「屬」的意義,就像人的姓。因此,凡是「靈芝屬」的成員,其學名的第一個字都是"Ganoderma";如何將這群都姓"G."的再加以區分「種」類,便有賴於子實體的外部形態與內部構造。 舉凡菌蓋形狀、色澤與紋路,菌肉的顏色與構造,菌管的長短、顏色,菌管口的大小、形狀、密度等,都是區分靈芝種類的參考指標。目前全世界靈芝屬經鑑定發表有標本紀錄可考者,約有150∼200種。 |
![]() |
![]() |
▲菌蓋皮殼是由特化的柵欄狀菌絲所組成,這是靈芝子實體表面產生漆樣光澤的主因。 |
這些孢子都是單一性別的,被釋放出來後,若能落在適當的環境,便會開始發芽,長出一絲絲白白的菌絲。接著,這些菌絲會以孢子座落的位置為中心,呈放射狀向四周伸展,此時 必須「男的菌絲」與「女的菌絲」相遇,兩方的菌絲彼此互相交換遺傳訊息,才會繼續生長,進而長出子實體;若始終無法找到另一半,就猶如精子遇不上卵子,無法孕育下一代。
▼ 掃描式電子顯微鏡下的孢子形態 | |
![]() |
![]() |
■ 台灣紫芝的孢子 | ■ 靈芝的孢子 |
![]() |
![]() |
■ 新日本靈芝的孢子 | ■ 松衫靈芝的孢子 |
![]() |
是靈芝 台灣地區的靈芝調查報告,最早見於 1930 年間日本澤田兼吉和今關六也等人的記載,而後經台大許瑞祥教授數年間的採集調查與檢驗分析,根據子實體形態、生化及遺傳特性鑑定結果顯示,台灣至少有八種常見的野生靈芝。 |
■ 樹舌靈芝Ganoderma applanatum![]() |
■ 小孢子靈芝G.microsporum![]() |
■ 台灣靈芝G.formosanum![]() |
■ 新日本靈芝G.neo-japonicum![]() |
■ 拱狀靈芝G.fornicatum![]() |
■ 熱帶靈芝G.fornicatum![]() |
■ 靈芝G. lucidum![]() |
■ 松杉靈芝G. tsugae![]() |
非靈芝
■ 猴板凳![]() |
■ 假芝![]() |
■ 雲芝![]() |
■ 樟芝![]() |